1、不同规模炼厂产能利用率对比分析-成本面波动加剧 开工与价格联动性不稳
截至本周期(202400830-0905)中国维度炼厂产能利用率为69.61%,环比跌0.21%,同比回落5.62个百分点。经隆众数据测算,目前大、中、小型炼厂及民营大炼化开工波动率分别为12.59%、14.28%、22.16%及27.82%。本期数据中,开工波动率最高的仍为民营大炼化,小型炼厂紧随其后。
不过,通过价格与开工联动性比对发现:现阶段与相关性相对较高的则是大型及中型炼厂开工数据,相关系数为-0.43、0.37。表明受成本面波动加剧等因素干扰,近期价格与开工间的联动性并不稳定。因此,建议客户近期关注炼厂产能利用率波动变化的同时,亦需考虑成本及供需方面的共同影响。
图1 不同规模炼厂产能利用率对比分析(元/吨,%) |
|
数据来源: 凯发k8国际 |
继续根据不同规模炼厂产能利用率数据细分,本周期大、中、小型炼厂及民营大炼化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0.83%、64.58%、40.79%及91.83%,较上周波动1.04-6.13个百分点不等;其中,民营大炼化产能利用率跌幅最为显著,成为本周期中国维度开工负荷下降的主因。这主要是裕龙石化新纳入样本计算,总炼油产能上涨,但开工尚有提升空间,拉低了组群均值。
表1 不同规模炼厂产能利用率数据统计表(%) |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
2、不同规模炼厂炼能与利润联动分析-开工与炼油利润、裂解价差走向背离
本周期开工率与炼油利润、裂解价差走势相悖,具体表现为开工率回落,炼油利润、裂解价差上涨。周期内国际油价创年内新低,国内汽 价格亦虽普遍跟跌,但跌幅尚不及原油,致炼油利润及裂解价差均有拓宽。
图2 不同规模炼厂炼能与利润联动分析(元/吨,%) |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
目前,国内炼厂产能利用率处于年内中低位水平,较年内高点回落3.69个百分点;虽于成品油价格尚具备一定支撑作用,但考虑后市心态及消费预期均偏空,汽柴行情探涨难度显著加大。
3、后市展望-9月炼厂检修量高于同期水平 建议合理调整备货周期
据隆众数据统计,2024年9月涉及检修的炼厂共计11家,中型炼厂6家,小型炼厂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家;检修涉及产能共计5690万吨/年,同比增加12.67%;共计原油损失量370.56万吨,同比增加59.22%。由此看来,9月涉及检修的炼厂数量及原油损失量仍高于去年同期,产能利用率延续偏低水平位。不过,现阶段市场利空因素集中,消极情绪较重,中下游成交难以放量,建议业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备货周期,把控备货时效。
表2 2024年9月炼厂装置检修及原油损失量统计表(万吨/年) |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
附:2019-2023年国内炼油能力发展历程
据隆众资讯监测统计,截至2023年中国共有162家炼厂,原油总加工能力为9.84亿吨/年,同比上涨0.18%。其中,主营炼厂一次加工能力为6.01亿吨/年,独立炼厂一次加工能力为3.83亿吨/年。大型炼厂34家,产能5.10亿吨;中型炼厂51家,产能3.31亿吨;小型炼厂77家,产能1.43亿吨。
表3 2023年不同规模炼厂炼能数据统计表(亿吨/年,座) |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
2023年行业占比前十位的企业产能为2.28亿吨,占全国炼厂总产能的23.17%。其中,主营1.44亿吨,占比63.16%,民营0.84亿吨,占比36.84%。大型炼能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及东北等区域,沿海优势凸显。
表4 2023年中国成品油行业炼能前十企业统计表(万吨/年) |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
2019-2023年中国一次产能复合增长率为1.83%。2019年我国炼能首次突破9亿吨,一举超越美国居于世界榜首。2019-2021年,炼化一体化集中投产是炼能快速增长的主要推手。2022年,炼油企业整合效果逐步显露,多区域炼能闲置及拆除,我国炼油能力首次出现下降。2023年,得益于京博石化海南炼厂投产运行,我国炼油能力再创新高。不过,十四五减油增化大背景较大程度上缓和了炼油供应的增长。
图3 2019-2023中国炼油能力趋势变化图(万吨) |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
展望未来,伴随200万吨/年以下落后炼能有序淘汰,小型炼厂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据隆众资讯统计,截至2023年,全国拥有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的炼厂尚有32家,合计炼能超过3150万吨/年。我国目标在2025年实现炼化一体化率20%,未来5年将是新建大炼化项目落地与落后产能淘汰双线并行推进时期,2030年之前一体化和多元化将是国内炼厂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代表项目有镇海炼化二期等。
表5 2024-2028年中国炼油新增炼能统计表(万吨/年) |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