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吴 有怨必报(2 / 2)

加入书签

了不小损耗。

加荆州遭受战乱数十年,十户不存一。

我纵有分兵之心,可若陆逊下令在重要渡口排列战船,加固城池占据险要,那么我们分兵牵制的计策,反而会拖垮我们自己。

另外我军的到来不是秘密,陆逊定然早有防备,若采取仲容的计策,未免太过冒险。

要知一鼓作气,势不能久,若一击不胜,之后奈何?

吴国与我为敌,自公安以来,已经数年。

这期间他们君臣惧我威名,遂上下团结,同心同德,我虽有使彼内乱之策,这孙权非庸主,江东又多俊杰,这策非一时可以奏效。

故伯苗之策,并非上佳。

如今我军刚至荆州,对敌军的情况并不熟悉。

敌军设置的哨所,又数量众多戒守严密,我们的间谍不能进入,得不到任何消息。

如果军队没有耳目消息,侦察不够详密,却冒然发重兵以面临巨大的危险。

这就是怀着侥幸心理以邀取成功,企图先战而后求取胜利,这不是保全军队的良策。

陆逊虽对我下达战书,可今是两国春耕之际,陆逊知兵之人,短期内不会贸然发兵。

敌军无速战之力,我军又有久战之需,那么我们为何不采取以静制动的计策呢?

我军当下要做的,有六件要紧的事。

第一,宣传优惠的政策,吸引敌国的百姓来到荆州,让他们耕作我们肥沃的土地。

第二,兵士要与百姓共同耕作,不许欺压劫掠,让敌国百姓知道,我军不会侵犯他们的财产。

第三,在边境区域实行招抚怀柔政策,使敌国大将中的投降归附之人每天来到。

第四,要恢复襄阳王当年设立的哨所,令敌国间谍不能过来。

第五,边境各地区开展屯田,这样来日开战时,我军可就地取粮。

第六,要发挥好孙登的作用,让他成为孙权的腹中之刺,从而渐渐扰乱逆吴的朝局。

以上六个方面,是灭亡吴国的必行之策。

不做好这些,敌军就会占据便捷的地利;掌握这些,人和就会来到我们这边。

今天下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欲灭一国,非一时之事。

在此期间,必须要不间断施展谋略了解彼此得失,也要不断相互较量知道彼此优劣。

想着冒险行事,就会劳役频繁国力衰竭;

不顾敌我

实情,就会加重税敛财力匮乏。

不可不慎!」

当糜旸说完这些后,厅内的众臣脸上都流露出思索之色。

随后他们便齐齐拜服于糜旸的计策之下。

而就在众臣以为,糜旸要大度的忘记陆逊的挑衅之后,殊不知糜旸的下一道命令却让他们愣住了。

「传令回长安,让魏延、张合、张嶷、柳隐等将,在收到召令之日起,即刻来荆州。」

糜旸念到的每位将领的名字,对厅内众臣来说,都算不上陌生。

因为他们每一位,在军中都有着勇猛的威名流传。

而一下子将这些猛将都召来荆州,糜旸的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两军正面交战,陷阵之将越多,优势就越大!

众臣顿时期待,当这些世之猛将冲入敌阵时,配合己方精锐的士卒,会给敌军造成多大的杀伤。

看着众臣诧异的目光,糜旸下意识地摸了摸嘴下的长须。

这么看着自己作甚。

自己是法正的高徒,有怨必报,不正常吗?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