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五十六章 他似不德 张昭叩阙(2 / 3)

加入书签

慈的这个举动,糜旸之前也不是没想到过。

毕竟许慈不但是太常,还曾教导过刘禅一段时间的经学。

可糜旸就是没想到,刘禅会将这件事告诉给他。

看着头都快拐到自己身上的刘禅,糜旸不由得问道:

“那阿斗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

糜旸不问还好,一问刘禅的脸上就浮现出以往极少显露过的怒色。

“我看许慈是在胡说八道。

他是在污蔑表兄。

他是一个不德的人。”

连续三句话,刘禅直接表达了他对许慈的看法。

从小熟读经书的刘禅,是知道白马之誓的存在的。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正常情况下刘禅应该是要理解许慈的苦心的。

可刘禅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历史上的刘禅,曾用大汉帝王的名义,为身为臣子的诸葛亮立了一座庙。

这件事乍听起来好似没追封关羽为王一事严重,但实际上要想做这件事,刘禅身上背负的阻力与压力更大。

因为违背白马之誓,说到底是最多算违背祖制,况且违背祖制的汉家帝王多的是。

而为臣下立庙,这违背的是礼制!

违背礼制与违背祖制,完全不是同一概念的事。

祖制是一家一朝之事,礼制是维护古代社会稳定的基石,是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共同遵守的规则。

不管你是哪朝哪代的,只要身在封建社会中,都一定会受到礼制的约束。

而要是有帝王胆敢违背礼制,就不要说在世时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就是去世之后,也会被后世的无数士子反复抨击。

刘禅的性格是优柔,可一旦他为爱奔赴起来,那种不顾一切的态度,任汉家历代哪一位帝王看到了都得称呼一声好家伙。

刘禅都敢违背礼制了,还会在乎祖制吗?

祖制是很重要,可在刘禅眼中,远远比不上一些人重要。

在了解了这些后,也就明白了为何刘禅为何会那么讨厌许慈。

在得知刘禅对许慈的看法后,糜旸又不禁问道:“那阿斗准备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糜旸的询问让刘禅想了想,他很快地就给出了答案:

“不德的人,不应该再留在以德为本的朝廷。”

刘禅的话让糜旸哑然失笑,却也让糜旸进一步认清了刘禅对他的信任。

这让糜旸心中的那个谋划,又多了几分把握。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刘禅不断主动找糜旸谈着话,可刘禅谈的却不是国家大事,而是谈一些他近几年来的生活趣事。

面对刘禅的主动分享,糜旸当然也是十分积极的回应着。

一来二去之间,存在两人之间的那些许陌生感,就也渐渐地消散着。

而在一路说笑之下,糜旸不久后就带着刘禅来到了未央宫内。

糜旸与刘禅不知道的是,在未央宫的一处高台上,刘备带着张飞正在注视着他二人。

看着糜旸与刘禅一路上有说有笑的,丝毫没有生分的表现,轻咳了几声后,刘备笑着对身后的张飞言道:

“朕放心了。”

刘备放心的是什么呢?

一切皆在不言而喻中。

张飞并未选择回答刘备的话,他只是上前一步扶住了刘备因咳嗽而颤抖的身体。

“兄长,楼高风大,我们回去吧。”

听到张飞关心的话语后,刘备点了点头说道:

“好。”

于是张飞便搀扶着刘备,一步步朝着寝殿走去。

在去往寝殿的路上,刘备缓缓说道:

“过一段时间,朕会下诏,封你为大将军。

除去大将军的职务外,朕还会让你兼任司隶校尉。”

从内容上看,刘备这番话很明显是在对着张飞说的。

可张飞偏偏却没有选择回应刘备的话。

哪怕是问一句:“我为大将军,那子晟如何”的话都没有。

数十年的生死兄弟情谊,张飞不难看出刘备的心思。

在张飞的搀扶之下,刘备来到了寝殿之外。

可站在寝殿的门口,刘备却并没有立刻往着寝殿内走去。

他转身看了一眼远处的万里江山,随后紧了紧身上的皮裘,感受到有些寒冷地他悠悠地说了一句:

“要起风了。”

孙权称帝及吴魏联盟,会让大汉的国运发生转折吗?

并不容易。

能让大汉未来走向未知的,一直都是一件事。

而刘备知道,曹叡与孙权正在一边默默舔舐着伤口,一边在等待着那件事。

元旦要来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