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五十三章 滑稽称帝 请杀孙权(2 / 3)

加入书签

,糜旸几乎是夜夜睡在尚书台内。
而叫醒他的正是蒋济。
看着蒋济脸色凝重的模样,糜旸再用一把冷水让自己恢复清醒后,便开口询问道:
「发生何事了?」
在糜旸的询问下,蒋济将他刚刚得到的消息禀告给了糜旸。
乍一听到孙权在数日前称帝及与曹魏缔结盟约的消息后,饶是糜旸也觉得有些意外。
糜旸之前提前有猜测过,孙权接下来很大可能会选择与曹魏联手。
只是让糜旸没想到的是,孙权竟然还会有着称帝之举。
这得多不要脸,才能做出来的事?
可一仔细想想,特别是回想了上一世孙权的所作所为后,对于这一点糜旸倒也不是那么意外了。
蒋济见糜旸在听到消息后,虽一开始脸上有着意外,但很快又恢复了冷静,他的心中不免对糜旸佩服起来。
蒋济之前身为曹魏的侍中,几乎日日陪伴在曹丕身旁。
而曹丕在遇到危急的情况时,表现是什么样的呢?
暴怒,责怪,懊悔,基本上都是负面情绪。
可蒋济在糜旸的身上,却从未看见过这样的情绪。
从臣子的角度来说,糜旸这样的主君无疑会更有安全感。
看着糜旸脸上的思索之色,蒋济不由得下意识问道:
「大将军以为,我朝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这事?」
蒋济有此问,说明在他看来东吴与曹魏联盟一事,对刚刚有着升龙之势的大汉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危机。
旁的先不说,当这个消息在大汉境内传开后,人心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震荡。
毕竟与曹魏为敌和与天下为敌,到底是两码事。
蒋济的询问将糜旸的思绪从思索中
拉回。
只是糜旸并未马上回应蒋济的询问。
糜旸先是问蒋济道:
「这件事目前知道的人多吗?」
糜旸的这声询问让蒋济一愣。
但蒋济还是根据自身的判断很快回答道:
「想来并未大范围传开。」
说完这句话后,蒋济很快又补了一句。
「陛下与丞相,目前应当还不知道这件事。」
蒋济的回答让糜旸点了点头。
身为大汉的大将军,糜旸收取情报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大汉官方派往各地的探子。
另一种就是他私人派往各地的司闻曹探子了。
而通常情况下,司闻曹探子禀报消息的速度会更及时一些。
见糜旸问完自己那句话后就不再言语,蒋济试探着问道:
「可是要下令***?」
可蒋济的这个请示,却让糜旸摆手拒绝了。
「做不到。」
糜旸知道蒋济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最大的原因就是,再过不久就是大汉的祭祖大典了。
这一件事对大汉来说,有着莫大的意义。
在如此的国家大事面前,最好要尽可能的保证着人心的稳定。
而糜旸之所以会拒绝蒋济,一个原因正如他所说的那般做不到。
孙权称帝及与曹魏结盟这样的大事,在大汉境内广泛流传开,只会是个时间的问题,而且那个时间定然不会太久。
在这种必然的情况下,大汉没必要去做掩耳盗铃的事。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糜旸认为当下的大汉,有自信接受住这次冲击。
「你即刻让司闻曹的探子,在淮南与荆州两地释放出流言。
就说不久后,孤将亲自出镇荆州。」
思索一番后,糜旸对蒋济下达了这道命令。
初一听到这道命令时,蒋济还有些不解,可很快的蒋济就反应了过来。
孙权称帝及与曹魏结盟一事,在一开始时对大汉的影响,便是会让大汉的人心不稳。
而在目前的大汉数州之中,哪一州的人心最可能受到影响呢?
那定然是荆州。
因为荆州与曹魏及孙吴皆接壤,曹魏与孙吴是随时可以对荆州发动联合进攻的。
而且张飞刚刚离开荆州,当下荆州并无一位令敌人畏惧且令己方百姓信任的大将。
这一点曹魏与孙吴也知道,所以很可能接下来他们两家,很可能会借助这一点做文章。
糜旸之所以要让自己释放那些流言,是料敌于先,提前防备曹魏与孙吴两家的阴谋。
以糜旸在荆州及在天下间的威名,只要有他即将出镇荆州的消息传出,到时候恐怕就不是荆州的百姓人心不稳了。
理解糜旸深意的蒋济对着糜旸一拜后,就趁夜色离开了尚书台。
待蒋济离开之后,糜旸起身快速穿戴好衣裳。
随后糜旸就在一众亲卫的护卫下,朝着刘备的寝宫快速赶去。
...
第二日天微微亮,在长安城内的许多大汉重臣,就被刘备派来的使者传召到皇宫内。
刘备急切的传召,让许多大臣感到不解。
但再不解,他们赶往皇宫的脚步也未曾慢过。
不久后,以诸葛亮与张飞为首的一众大臣,就纷纷来到了大殿之中。
当他们到来之后,他们才发现刘备早已经坐在大殿中等待着他们。
而与刘备一同等着他们的,还有糜旸。
看到刘备与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