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七十四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2 / 3)

加入书签

然的阻隔,这数百持戈壮士没有迟疑,位于前方的壮士挥舞起手中的铁戈,开始凿山开路。

随着手中铁戈的不断挥动,不断有山石被砸开掉落至前方壮士的脚下。

或者一块山石掉落还看不出有什么,但当一定数量的山石被斩下后,很快数百壮士的前方便凭空出现了一条,石头化作的长梯。

这便是邓艾根据梁州军善于山地战的特点,研究出的开辟道路的方式——斩山为梯!

历史上他便是通过类似的办法,为他的大军硬生生开辟出一条通往成都的七百里山道!

当脚下有了石梯出现后,最前方的数百持戈壮士便没有耽误,或者这仓促之下制造成的石梯并不牢固,但他们没有畏惧与惊慌。

随着最先一位壮士将沉重的脚步踏在石梯上攀登而上时,后面的壮士便陆续不绝得,犹如赶着去跃龙门的鲤鱼一般,相继脚踏石梯攀登而上。

借助着月光,傅佥呆呆的看着眼中发生的这一幕。

他是第一次知道,还能如此行军!

可还未等傅佥发呆多久,邓艾见前方的路已经开好,便马上指挥着剩余的梁州军有条不紊的跟上前方的数百开山壮士。

由于要斩山为梯,也由于毕竟在夜间攀登险峻的山道并不容易,所以这三千梁州军前进的速度并不快。

只是尽管速度不快,但三千梁州军前进的步伐,却一直未停止过!

这三千梁州军甚至都不知道邓艾今夜带他们来此的目的是什么,但他们乃是糜旸用严厉的军法锻炼出来的强军,所以他们只需知道跟上前方那道坚毅的身影即可。

山道复杂,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斩山为梯。

总会有一些地方,是没办法正好用石头完全作为阶梯的。

对于那些地方,邓艾也有着提前准备。

他今夜前来不仅让士卒手持铁戈,还让他们带来了不少木橛。

在那些石头无法完全覆盖的地方,邓艾便下令士卒将木橛插在石逢或土地中,形成一片简易的栈桥。

当简易的栈桥形成之后,前方的士卒便快速的脚踩栈桥,朝着山上继续攀登而去。

当然无论是石梯还是栈桥都是临时简易制成的,哪怕下方有着不少梁州军以身躯固定,不让石梯与栈桥松动,但在光线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还是有一些梁州军不慎跌落受伤。

在那不那么明亮的光线之下,随着越来越多人受伤,石梯与栈桥上的鲜血也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

但哪怕看到那些同袍的洒下的鲜血,大部分梁州军还是无动于衷的继续在艰苦的环境之下不断向上攀登着。

终于在不懈的攀登之下,最前方的数百壮士成功登上了山腰。

当那数百壮士成功到达山腰之后,除去一部分壮士四散开来,查探着周围的局势,剩下的壮士就都纷纷扯下随着携带的布带,然后将布带悬挂在峭壁之上。

凭借着数百条布带的帮助,还未登上山腰的梁州军,便陆续在那些壮士的拉扯下到达山腰。

等这一部分梁州军到达山腰后,他们便接替起那数百壮士的工作,以布带拉运着更多的同袍登上山腰。

如此周而复始,不久之后,两千余梁州军就都成功地到达山腰之上。

当邓艾看着山下的梁州军都已经上来后,他嘴角流露出了笑意。

哪怕他这时的左手,正在传来阵阵剧痛。

邓艾年少时就被曹操迁往中原,攀登山岩并不是他的强项,但他又是主将,必须身先士卒作为表率,所以在刚才攀登的过程中,他避不可免的受到了一些伤。

可邓艾只是简单地将自己左手的伤口包扎一下,然后他便站起身来传达着他下一步的指令。

到了这时候,邓艾终于说出他们今夜的任务是什么。

而当两千余梁州军知道他们今夜肩负着重大的任务时,他们的脸上都流露出激动的神色。

梁州军中不仅有着严厉的军法,还有着丰厚的奖赏措施,这丰厚的奖赏措施对梁州的国力来说是一个严重的负担,但糜旸从未想过在这一点上偷工减料。

因为他知道丰厚的奖赏措施,能够极大的激励起士卒的好战之心。

正如当下的这两千余梁州军一般,他们知道今夜的任务危险,但人都是追逐利益的,只要战后获得的利益能够让他们满意,他们不介意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在告知完任务之后,邓艾当下便兵分两路,他分出一千士卒给傅佥,让他从山腰朝着山下而去,一路上拔除掉那些在山道上的关卡。

这一点很重要,若不先将山道上的关卡拔掉,万一被交州兵反应过来,朝那些关卡派驻重兵,那么不止诸葛亮的大军无法成功冲上来,就连他这两千余梁州军都可能会陷入绝境之中。

随后当傅佥率领着一千梁州军快速朝着山下而去后,邓艾便领着剩下的士卒,趁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