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零三章 笔为雷霆 北方有变(2 / 3)

加入书签

拜道:“校尉辛苦了。”

说完这句话后,马谡便开始观察起邓艾身后的旗帜。

糜旸调派兵马南下一事,马谡也是这几日才知晓。

只是诸葛亮并未告知马谡调派南下的大将是哪一位,故而马谡想着通过观察旗帜,来得出来将的身份。

本来还在期待着的马谡,在看到邓艾身后的那面象征身份的旗帜后,他的眼神之间浮现一些失望。

随着糜旸在天下间的威名愈发昌盛,他帐下的一众将领,名声也渐渐在敌国响亮起来。

在敌国况且如此,何况是己方国度之内。

据马谡所知,目前梁州军职是将军的就三位。

那三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糜旸是不会让他们独领一军南下的。

所以此番糜旸调派南下的大将,肯定是校尉这一级别的。

而在糜旸麾下的诸位校尉之中,马谡只听过丁奉、张嶷的大名。

丁奉“木人校尉”的名声可不是盖的,而张嶷原先在益州就有声名,两人在马谡的心中,俱是当世勐将。

这也不能怪马谡孤陋寡闻,实在是当世的消息流通过于落后。

别说马谡了,就是在梁州境内目前能完全认识糜旸麾下校尉的也不多。

而在马谡行礼之后,邓艾出于礼节对着马谡回礼道:“勤于王事,不敢言苦。”

邓艾口吃的毛病还是没变,他在回答这句话时磕磕碰碰的。

见不是丁奉与张嶷领军南下,马谡心中隐隐已经有些不喜。

他认为糜旸要镇守梁州不可轻易南下这可以理解,但他至少也应该派遣丁奉、张嶷二将南下才是。

再加上邓艾的口吃毛病,这更让马谡心中愈发轻视邓艾。

身有残疾,岂可大用?

哪怕南下的梁军俱是精锐,可若是统兵大将不行,那再精锐的军队,也发挥不出战斗力!

只是由于糜旸的威名与地位,故而现在马谡心中只是对邓艾有所轻视,算不上对糜旸的安排有所不喜。

现在的他,也没这种资格。

相由心生,轻视之下,马谡表面上对邓艾的态度难免冷澹了些。

或许马谡表现得不是太明显,但对于自小遭受无数冷眼的邓艾来说,马谡那不算明显的变化,也敏锐的被他所捕捉到。

邓艾明白马谡态度变化的原因,只是他并没有说什么。

习惯成自然,况且他观眼前这位成都的官员,也只是一庸才。

对于庸才的看法,他没必要计较。

既然心中有所轻视,那么马谡自然不会久留。

在将诸葛亮提前准备的粮草交到邓艾手中,并且将邓艾的大军带到早已搭建好的军营内后,完成任务的马谡便离开了。

看着马谡离开的背影,邓艾的身旁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影:

“我看这厮不似好人。”

说这句话的,正是邓艾的幼时好友石包。

石包作为尚未有功劳在身的梁军中的新兴将领,他这次也被糜旸扔到了南下的五千梁军中。

而因为与邓艾的出身十分相似,故而石包也是个很敏感的人,他刚才就察觉到了马谡的轻视之心。

石包可不是邓艾,历史上他年老之时都会因为自己的出身而愤满,更何况他现在还是血气方刚的时候,故而他对邓艾说出了以上那句话。

不过邓艾在认同石包话语的同时,却对石包告戒道:“我等是边军,如非必要,不要与成都中的人产生矛盾,否则受损的是州牧的清名。”

在告戒完这句话后,邓艾又拍着石包的肩膀似有所指的言道:

“在梁州时我曾听州牧言过,他有意要再提拔一名校尉,与我、承渊、伯岐合称为梁州四义校尉。

你应该懂我说的意思吧。”

石包本来还脸带不平之色,但他在听完邓艾说的这番话后,他的脸上流露出浓郁的激动之色。

懂,他怎么可能会不懂呢?

要想成为校尉,必须要有战功在身,而目前南征在即,不就是他建立战功的大好时机吗?

想到此,石包激动之后对着邓艾郑重抱手,然后便离开前去督促所部兵马的入营事宜了。

石包坚信,成功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

看着石包离去的背影,邓艾好似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他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

只是他有一点没告诉石包,那便是同样的一番话,他也曾告诉过傅佥等人。

身为上位者,要善于对下属画大饼,邓艾就是一直吃着糜旸画的大饼走到这一步的。

邓艾一向将糜旸当做人生偶像。

偶像做的事,他必须学。

五千梁军到达成都已有数日。

在这数日的时间之中,五千梁军并没有闲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