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风已起 刘贾叹息(2 / 3)

加入书签

相继离世,这天下会安定一段时间。

但是现在想来,只要世上一日有人,那么那带着血腥的寒风就一日不会停息。

想通这点的刘晔重重地发出一声叹息。

因怒兴师,竖子之为!

...

朱铄身为曹丕的好友又是心腹大臣,他当然知道曹丕现在心中的恼怒有多甚。

所以在曹丕的诏令发出后,他率领着集结好的三万魏军快速的朝着偃城而去。

在之前张辽率领三万曹魏中军南下之时,花了快二十天的时间。

但是在朱铄的带领之下,三万魏军倍道兼程,不出十日就已经到达偃城之外。

因为朱铄是突然带领着大军南下,所以张辽是朱铄到达离偃城外不远处时,方才从斥候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张辽与杜袭眼带担忧地互相看了对方一眼。

已经在南阳郡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他们二人就在樊城的不远处,又岂会不知道呢?

他们之前在知道糜旸的诡计后,就十分担心曹丕会因此怒而兴师。

不过他们心中还是有着一些希望,他们希望宛城中的众公卿大臣能够劝阻住曹丕。….

但可惜随着朱铄领着三万魏军到来,他们心中的那一丝希望亦已经悄然破散。

朱铄在领军到达偃城外后,便命令麾下的大军在张辽大军的大营旁安营扎寨,随后他便径直来张辽的大营中宣读了曹丕的圣旨。

在朱铄所带来的圣旨中,曹丕仍然任命张辽为这六万魏军的主将,只是他将张辽的作战任务从守卫樊城,变成了击溃樊城外的汉军。

嗯,是击溃不是击退。

在朱铄念完圣旨中的内容之后,朱铄让张辽接旨领命,但是张辽的脸上却浮现一些犹疑之色。

他并没有马上起身接旨。

但就在张辽有些迟疑的时候,在张辽背后的杜袭推了张辽一把,示意他赶紧接旨。

在被杜袭推背之后,张辽方才从犹疑中恢复,最后他暗自咬咬牙,上前从朱铄手中接过了曹丕的圣旨。

虽然曹丕的圣旨是用上好的帛书所写就,但是当这封圣旨落入张辽的手中时,他只觉得手中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何为乱命?

这就是。

刚刚在接圣旨之前,张辽有想过给曹丕上书进行劝谏。

但当他想到宛城中那么多公卿大臣都无法劝阻曹丕,而他自己一

个身份敏感的大将,虽然表面上很受宠,但实际上又怎么能劝动曹丕呢?

曹丕毕竟不是曹操。

曹操是不会对他太过宠信,但是他见识卓远,能清晰的分辨出自己的谏言是好是坏。

至于今上,从今日的表现足可以看出,并不具备这种特质。

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当他进行劝谏后,很可能会引得曹丕进一步盛怒,从而临阵换将吧。

既然曹丕已然决意出兵与汉军决战,那么身为臣子的他们纵算心中有多不愿,最后也只能照做。

在诸将林立的大帐中,张辽一脸复杂神色的将曹丕的圣旨紧紧攥在手中。

而见张辽已然接过曹丕的圣旨,朱铄便来到张辽的下首站立,自张辽接过曹丕新的命令的那一刻,他也成为张辽的一位下属。

「传令下去,全军加紧操练,不日出征。」

曹丕给张辽下达的新的命令,虽然是要击溃樊城外的汉军。

但是曹丕亦在圣旨中说明,他已经在加急调来一众武将助阵。

所以短时间内张辽要做的便是加紧操练麾下的六万大军,让他们尽快恢复到战时的状态中。

当张辽的这个命令传遍大帐中后,大帐中的诸将纷纷对着张辽一拜:

「唯!」

...

此刻在遥远的洛阳宫城中,刚刚被曹丕封为齐公的曹叡,正在他的寝殿中聆听着对面一位老者的教诲。

这位老者正是刚刚被曹丕任命为齐公傅的贾诩。

贾诩看着坐在对面认真听讲的曹叡,他眼神中的赞赏之意丝毫不加掩盖。

这种赞赏的目光,以往贾诩从未给过曹丕。

在目前曹丕在世的诸子中,只有曹叡迈过十岁这个关卡。….

再加上曹叡是曹丕的长子,所以曹丕封曹叡为齐公的意味已经路人皆知。

名为齐公,实为太子。

在之前教导曹叡之前,贾诩就通过日常的观察得知曹叡是个不同凡响之人。

若要类比的话,论远见曹叡可与曹操相比较。

而在真正开始教导曹叡之后,贾诩才发现曹叡给他的惊喜远远不止如此。

可能是因为天赋的原因,或可能是从小被曹操教导的原因,所以曹叡无论是在见识上,还是作风上都很像武帝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