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章 丕鹅丕鹅 益北云动(2 / 3)

加入书签

昔虞卿入赵,再见取相,陈平就汉,一觐参乘,子度于朕,正此时也。

传诏:命使者携朕御马赐达,以昭忠爱。」

当曹丕下达这个诏令后,大殿中的司马懿、蒋济、陈群、朱铄几人眉头已经轻皱。

曹丕的老毛病又犯了,对于自己喜爱的人,又开始乱加赏赐。

御马是曹丕这个皇帝的专属坐骑,岂可赏赐给臣下。

但是曹丕在说完以上那番话后,又觉得有所不足,这样的赏赐怎么能体现孟达的忠义之举呢?

忠臣之心不能受寒。

曹丕思索一番又说道:「今者海内清定,朕欲万里一统,三垂无边尘之警,中夏无狗吠之虞。

子度顺义归北,下诏令其家人缤纷道路,以显其贵也。若子度欲来相见,且当先安部曲,有所保固,然后徐徐轻骑来北。

朕再拜达为散骑常侍,领征西将军,封平阳亭侯。」

曹丕每说一个诏令,便有黄门侍郎在一旁记载下曹丕的诏令。

这些诏令一会都要派使者送去南阳的。

但当曹丕说完最新的诏令之后,性格忠直的蒋济终于忍不住了,他出身对着曹丕一拜谏言道:

….

「今孟达有意归顺陛下,实乃陛下天威所致,然孟达才能不明,丹心不正,岂能贸然赏赐太过丰厚?」

「还望陛下三思,若陛下要赏赐,还等孟达顺利举义之后,再行赏赐不迟。」

蒋济的谏言,引得其他几位重臣脸上流露赞同之色。

但曹丕在听完后,脸上流露笑意,他摆摆手道:「朕保其无他,亦譬以蒿箭射蒿中耳。」

「非如此,岂能安「断发明志」之忠心?」

见曹丕执意如此,又想到孟达的举措的确没有什么大的疑处,所以蒋济最后只能退下。

在蒋济退下后,曹丕马上下令一旁记录完诏书的黄门侍郎,让他加急将这他的诏令发往夏侯尚手中,并且务必要尽快让夏侯尚转交到孟达手中。

曹丕不知道的是,当他的这封诏令发出后不久,后三国时期的第一场诈骗桉就要发生。

而不久后,他这个大魏皇帝亦要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

在曹丕的皇命急命之下,他的诏令很快就送到武当县的夏侯尚手中。

而这时,曹仁的大军还未到来。

毕竟南阳郡乃是拱卫中原的南方大郡,且襄阳处还有关羽的数万大军虎

视眈眈。

在这种情况下,曹仁必须要安排好南阳的一切防务,他才能安心率大军南下。

当夏侯尚收到曹丕的诏令之后,他激动的对着北方连连三拜。

陛下真明天子也!

虽然曹仁的大军还未到达,但是在曹仁给夏侯尚的回书中,夏侯尚已经知道曹仁不日后即将率领大军来武当县亲征。

在这样的情况下,夏侯尚这段时间以来要做的事,一个是加紧操练兵马,收集舟船,另一方面便是加强与孟达的联系安抚他。

到了如今这一步,作为孟达一开始联络投诚的夏侯尚,他已经成为孟达与曹魏联系的中间人。

并且他对孟达已经深信不疑,这时候的他,已经将所有宝都押在孟达身上。

与一开始不同的是,一开始是孟达急切联系夏侯尚,深怕他不信任。

现在是夏侯尚千方百计想加强与孟达的联系,深怕他遭遇不测。

在这种心态之下,夏侯尚在收到曹丕的诏书之后,他当即令李辅携带着曹丕的诏书,回到汉水军寨中,将曹丕的天恩告知给孟达。

而李辅心情激动的怀抱着曹丕的诏书,不久后就回到汉水军寨中,寻找到孟达。

当孟达看过曹丕给他的诏书之后,他的脸上浮现巨大的惊讶。

他没想到的是,曹丕竟然会对他如此看重。

看着那诏书上的鲜红玺印以及曹丕对他的封赏,一瞬间孟达心中是真的动心了。

但随即这利欲熏心的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孟达头脑中的理智所驱散。

他跟随糜旸的时间已经有数个月,糜旸的手段他了解的已经不低。

糜旸与他的前任上级刘封相比,绝对不是那种狂妄自大的性格。

….

既然糜旸敢让他行使这诈降之计,那么肯定还有反制的手段。

况且自己唯一的儿子孟兴,目前就在糜旸的县府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孟达不会去冒那个风险的。

如夏侯尚一般,夏侯尚将信任都交给孟达,而孟达亦是将他的信任,都给予了糜旸。

在得到曹丕的诏令之后,孟达命李辅先下去好好休息。

而后在深夜时,他又独自来到县府之中找到糜旸汇报最新情况。

得益于之前的大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