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零六章 子午奇谋 不欢而散(2 / 3)

加入书签

见子成之才非假。

然其余三友,只怕是徒有虚名。」

依照魏延的性格,让他夸奖人是很不容易的。

只是糜旸听完魏延的夸奖后,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这魏延夸人的方式,怎么有点奇怪。

不过想想魏延的为人,糜旸也在不在意这点了。

历史上诸葛亮死后,魏延与杨仪争执再起,互相控告对方谋反,当这个消息传回成都时,刘禅犹豫不能决。

但相比于刘禅的犹豫,当时清一色的朝廷重臣全都是支持杨仪的。

蒋琬与董允这两位朝廷重臣,更是用自己的身家性命为杨仪作保。

蒋琬、董允两位重臣的私德不差,而且杨仪也很高傲,很多人不喜欢的他性格。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蒋琬与董允宁愿保举杨仪而怀疑魏延,这可见魏延的在同僚中的印象是有多差。

要不是得到绝大部分朝廷重臣的支持,杨仪怎么敢在没有得到皇命的情况下,对位高权重的魏延赶尽杀绝,并将他夷灭三族呢?

不提魏延历史上是否真的想谋反,他的性格的确是他最大的弊病。

魏延是很有才能的,但他最后能成为一员名将,与刘备和诸葛亮对他的维护密不可分。

在听完魏延的夸赞后,糜旸对着魏延微微一笑,他对着魏延问道:

「镇远将军在得知汉兴郡无危后,还继续率军到达西城之外,想来不会是专门来赞誉我的吧。」

大军出行,必有斥候,西城三日前就已经拿下,魏延是不会不知道这个消息的。

魏延的性格是有着缺陷,但他绝不会无的放失。

果不其然,在糜旸问出那句话后,魏延对着糜旸问道:「关内侯可知北伐四道?」

见魏延问起自己北伐四道,糜旸点点头。

魏延口中所说的北伐四道,乃是刘备拿下汉中后,一直在开通的四条汉中通往关中的要道。

刘备在称王后,为了将来的北伐,他命魏延在汉中地区建立了北伐的军事基地。

为打通军输要道,刘备在诸葛亮的支持之下,在汉中与关中之间开通了四条主要道路。

这四条道路主要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金牛道,其中褒斜道别名斜谷道。

这四条都是汉中通往关中的四条山道。

说是开通,其实更多的是修缮。

因为这四条山道,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存

在汉中连接关中的山脉之中。

去年刘备称王后,没有继续一鼓作气北伐,一方面是因为蜀中的国力因为汉中之战受到严重耗损,另一方面便是他要先修缮好这四条要道。

从这一点来说,其实刘备早就定下了来日北伐的主攻方向。

在见糜旸点头之后,魏延接着说道:「北伐四道中,关内侯觉得哪条道路,最适合大军行军?」

面对着魏延的这个询问,糜旸并没有马上回答。

见糜旸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魏延亦不以为意,他自顾自的说道:

「将来王师北伐之时,我欲请兵万人,出子午道奇袭关中,与大王会师于潼关。

到时大王必会问及子午道之要害,关内侯为汉兴郡太守,希望到时候关内侯能据实以答。」

在听魏延这么说之后,糜旸终于明白,为何魏延会特地来见自己了。

原来「子午谷奇谋」已经在他的心中有了构思。

至于魏延为何要对糜旸提及此事呢,乃是因为子午道就在西城附近,乃是糜旸的辖区。

在去年刘备择选汉中都督时,之所以刘备最后会选择魏延,并不是看感觉得来的。

正所谓观其言行,察人本质,去年在拿下汉中之后,魏延就曾经向刘备秘密进言过他的这条计策。

当时魏延的这个计策令刘备眼前一亮,正因为魏延的这条计策,加上往日中刘备对他的了解,最后刘备才下定决心,大力拔擢魏延为汉中都督。

但是当时魏延的这条「子午谷奇策」,并没有让刘备采纳。

因为这条计策虽然能够出其不意,但是太过危险了。

「子午谷奇策」的危险之处,并不在于子午谷的地势险要与复杂。

在北伐四道中,最险要的是傥骆道。

子午谷这条道路在当初未进行修缮时,关中民众就可通过这条道路逃难来汉中数万家。

在大力修缮之后,道路状况更是已经好了许多。

历史上曹真上表曹叡要大举伐蜀,虽然一开始从斜谷道进军的方案被陈群否决,但他后来还是率领大军从子午道进军。

只是在行军过程中会逢雨季,子午谷的栈道遭雨水冲刷断绝,导致曹真行军困难,最后才令他抱恨半道而返。

曹魏家大业大,曹真所率领的主力人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