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第一卷终!)(2 / 4)

加入书签

着要消灭刘备,如今却变化如此之快又与其联盟。

有的人目光中则流露出不忿。

其中以中郎将徐盛为代表。

徐盛顾谓身边同列道:「吾等不能奋身出命,为至尊并许洛,吞荆益。

公安一败,不能为江东雪耻,反而令至尊与刘备结盟,不亦辱乎!」

徐盛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的愤慨之色跃然脸上。

当与徐盛同列的江东诸将听到徐盛的这句话后,有的人脸上浮现了赞同之色,例如陆逊、韩当等。

亦有的人的脸上浮现了不满之色,其中以全琮最盛。

全琮对徐盛言道:「文向好胆气,今糜旸领兵就在百里外夏口,文向不若前往破之。」

「若文向能大胜得归,至尊必然不会再与邓芝订立盟约。」

听到全琮如此说,徐盛脸上的怒气一滞,他正想要发作,但他能怎么发作?

真就领兵前往与糜旸交战?

他虽胆气豪壮,但亦不是一莽夫,糜旸哪里是那么容易击破的。

全琮将糜旸搬了出来,瞬间令徐盛哑口无言,不再愤恨发言。

….

经公安一战后,旁人不知道,反正全琮是不想再与糜旸交战了。

况且全琮身为江东本土人士,他最想要的是江东安稳,在如今之际,更是如此。

所以他才会出言打断徐盛的发言。

在全琮的打断之后,高坛下方的江东众臣虽各有心思,但最终没有再发出什么「豪言壮语。」

在高坛上的孙权与邓芝两人身前有着一张祭台。

祭台上的烟雾随风升起,飘向天际。

孙权在命侍从当众朗读一遍盟书中的内容之后,他伸出手指在祭台上的玉盆中沾上牲血,而后他将手指上的牲血涂抹在自己嘴唇上。

此举名「歃。」

乃是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老的一种盟约仪式,多为王侯所为。

在孙权以牲血封唇之后,邓芝亦按照孙权的做法照做。

高坛上的祭台之上,摆放着两份盟书,那两份盟书上早已盖好汉中王印。

在邓芝歃血封唇之后,孙权从一旁的侍从手上的木盘上,取下自己官印,而后他将自己的官印,分别盖在了祭台上的两份盟书之上。

到了这一步,整场盟约仪式已经接近尾声。

孙权在将官印放回木盘上之后,握住邓芝

的手言道:「自今日孙、刘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曹贼!」

耳中听着孙权的保证,邓芝脸上虽流露着笑意,但他内心中却清醒的很。

就算有着升坛歃盟之举,就算有着正式盖印文书为证,但这些都并不能保证刘、孙两家以后就会完全亲密无间。

能保证盟约有效的,唯有自己的实力以及时势。

这一点不仅邓芝知道,孙权亦知道,乃至于襄阳城中的刘备也知道。

但将两家盟约之事,以升坛歃盟之举昭示于天下众人面前,至少可以保证在天下大势未发生大的变化之前,孙权会站在刘备一方,与曹操再无修和之可能。

而曹操在知道这件事后,自然亦会将孙权当做敌人,甚至会主动发兵攻打江东。

只要做到这一点,孙权的存在就会分担走曹操一部分的精力,将来刘备北伐之时,才更能有把握。

至于以后刘孙联盟会发展到哪一步,就看那时候的天下大势吧。

继续为友,还是为敌,就看三家中的弄潮儿各自如何作为了。

这便是三国,风云变幻,各骋智力,未来难测。

...

在签订了盟约之后,邓芝婉拒了孙权挽留的美意,他立即带着盟书回到了襄阳城中。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

怎么整的今日糜芳才是新郎一样。

糜芳一路拉着糜旸,穿过整片张灯结彩的府邸,来到了大门处。

当糜旸来到大门后,他不禁被眼前的这一幕所惊到。

在门外宽广的里巷上,上百辆装满金银礼物的车队正挤在一起显得拥挤攘攘,而在上百辆车队两侧正站立着众多穿戴喜庆的鼓吹乐队。

这也太夸张了吧。

不是已经纳征过了吗?

而当糜旸出现在大门口之后,在上百辆车队之前的关平、张包、赵统、关兴几人立马就从骏马之下来,来到糜旸身前。

这四人今日为了糜旸的婚礼,可是一早就起来打扮。

他四人本就仪表堂堂,在一番的特意打扮之下,与糜旸站在一起,就像世间的五位翩翩俏郎君。

糜芳见糜旸还不赶紧上马,心中那个急的呀。

他正要拉着糜旸上马,但这时关平几人已经来到糜芳身前,关平对着糜芳一拜后言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