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二章 败机已现 荆北大营 (推书《三国之银狐》)(2 / 3)

加入书签

些江东世家,是可以直接威胁到他的基本盘的。

孤已经如此信重彼等,彼等还要里通外敌。

当初通曹,今日通刘,真是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呀。

就在孙权将冰冷的目光看向全琮时,正要下令拿下全琮的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若是全琮真是关羽在江东的内应,那么全琮当初为何还要建议他夺取荆州呢?

且糜旸为何要在信中将此事言明?

难道他就不怕自己因此对全琮起了疑心,而拔除掉他的这个臂助吗?

难道当时全琮是在关羽的授意下,试探自己才向自己上书的?

难道是糜旸百密一疏,放下了如此错误?还是他特意在陷害全琮?

可是糜旸知道全琮向自己上书一事是事实,难不成另外知晓此事的几人,才是真正背叛孤的人?

因为疑心,种种可能在孙权的脑海中闪过。

但无论是何种可能,现今大军中必有不少糜贼的奸细!

孙权这时看向他身后的江东诸将。

孙权用怀疑、忌惮的目光扫视着身后的江东诸将。

这时那些江东籍的将领在孙权眼中,就犹如一支支蓄势待发的冷箭一般,好似就要等到他放松之时,纷纷朝着他的心肺狠狠射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nbp;&nbp;【】

这让孙权一瞬间成了惊弓之鸟。

而在孙权如鹰般的目光扫过朱桓及全琮几员战将后,心中有愧的他们有些躲闪着孙权的目光。

吴郡朱氏及吴郡全氏,皆是豪富之家,他们也正是当初与糜芳做生意买的最多的几家。

这也不能怪他们贪财不顾大义,只是江东的兵制是私兵制。

在私兵制之下,虽然他们的士卒都是他们私人所有,都对他们一个人忠心。

但相应的,他们也要承担起他们部下士卒的粮草军械。

甚至为了保持这些士卒的忠心,他们的家人也要他们赡养。

而他们与那些受孙权真正宠信的淮泗将领不同。

当淮泗将领立下战功之后,孙权会赏赐给他们县城作为他们的奉邑,令他们有足够的财力可以赡养他们的数千部曲。

他们虽然都是江东豪富之家,但粮草易求,军械难求。

随着他们部曲人数的不断扩大,他们的军械就已经出现了短缺现象。

因此当糜芳将荆州的军械贩卖至江东时,哪怕价格奇高,他们也只能咬着牙通通买下。

而正因为此,当糜芳开始威胁他们时,有着把柄在糜芳手中的他们,只能做出一些有损江东利益的事。

例如他们的家族在建业散步流言这事。

而心中本就起疑的孙权,在看到朱桓及全琮几人有意躲避着他审视的目光时,这无疑更加重他心中的疑心。

这时被火烧尽的书信化作飞灰,顺着风飞到孙权的甲胃上。

陆逊见状想伸手为孙权掸去身上的灰尽,但他的这个举动却被孙权那冰冷的目光所阻止。

看着眼前这个表面上对其一直忠心耿耿的陆逊,孙权心中对其的信任已经接近为无。

他真的就像表面上这样忠心吗?

因为心中的怀疑无法确定内奸到底是谁,所以他无法快刀斩乱麻清理隐患。

而越这样,不心安的孙权对全琮、朱桓、陆逊等出自江东世家的将领的信任,已经降到了最低。

至少在建业的张昭查清是谁在背叛他前,孙权是不会真正信任他们的。

这时孙权感觉到有些头疼。

他在看着所有的信件已经毁掉后,便拖着沉重的步伐向大营内走去。

陆逊跟在孙权身后,轻声问孙权道,“至尊,刚才臣所自荐?”

陆逊对孙权问出了他最关心的一件事。

陆逊的提醒,让孙权身形一顿。

但这时,孙权还会将数万精兵交到陆逊手中吗?

“孤今日累了,来日再议吧。”

孙权用冷澹的话语甩下了这句话,而后就继续朝着大营内走去。

陆逊见状,忍不住大急,已经两个多月过去了,刘备的先锋极有可能已经快到宜都郡内了,这时不能再拖延了呀。

心急的陆逊就要向孙权再度谏言,但他的身躯却被全琮上前一步拉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nbp;&nbp;【】

全琮对着陆逊摇了摇头。

“至尊已怒,不可再言。”

最后陆逊亦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

其有妙计,奈何主上不用呀。

...

在护城河对岸的糜旸,看着对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