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2章 立功了就得主动提起(2 / 3)

加入书签

道拿东西换。

这就让人讨厌不起来了。

不过,楚向前要是说请客吃饭,这群小子也不会客气。

非得吃个肚子浑圆,走路都困难才肯走。

到了薛家小楼外,刚停下自行车,薛建国就从里面打开门,快步走过来帮忙把两个竹筐搬下自行车。

等楚向前抬着个竹筐往里走,小兰儿已经一脸灿烂笑容的站在门口。

楚向前忙放下竹筐,走到自己未来媳妇身边,“兰兰,我回来了。”

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就让雪静兰高兴的眼睛都红了。

强忍着泪水忙不迭的点头,拉着楚向前就往屋子里走。

两个竹筐就只能薛建国去搬了。

进了门,不仅老爷子、老太太、伯父伯母都在,就连薛红梅夫妻俩都在等着楚向前上门。

一番客套后,正式确定了五天后请客办婚事。

免得在南边工作的薛家老三和大孙子薛建荣赶不回来。

确定了婚事,薛静兰羞的耳朵、脖子都红了,但脸上的笑意却一直不减。

一上午时间一晃而过,中午在薛家吃饭时,桌上居然放着一大盘子的二合面馒头。

老丈人薛孝民笑着说道,“得亏向前你从外面弄了大量的粮食回来,要不然别说二合面馒头了,有窝窝头、煮红薯吃,就已经不错了。”

京城虽然是首都,再如何缺粮,也不会真闹出断粮的情况。

但想吃饱,就连薛家这种家庭,之前每个月领粮时,也只能领到8成的份额。

现在好了,先是楚向前从吕宋岛买到的5万吨的玉米粒,3.5万吨的大米。

前几天又有12.6万吨的小麦,从港岛顺利抵达了津门,

剩下的7.6万吨小麦,则就近运往受灾的地区。

这样一来不仅救急,还不用从没受灾的地区调粮过来。

楚向前对此有些无所谓,反正自己收了钱,没金钱上的损失。又帮了天朝,心理和精神上又得到了安慰。

对他来说,做了这么多,未来心理上就不会有良心难安的想法。

等改开后,只要他不乱来,基本上过往的功劳,就是一道护身符。

不过转念一想,楚向前凭借大量资金的优势,天朝同样会欢迎他。

老太太、谭友丽、薛红梅夫妻俩和薛静兰,虽然不知道楚向前到底从外面弄回多少粮食,但薛孝民都对楚向前露出感激的情绪,那数量肯定不会少。

不过老太太等人心里只认为,顶多就是几十万斤,却不知道,两批次足足20多万吨。

换成斤的话,有4亿多斤。

足够让京城和周边城市的人,吃十天半个月了。

吃过午饭,薛学礼、薛孝民照例带着楚向前和薛建国去了书房。

薛红梅见状,无奈摇摇头。倒是姑父邱希成一如既往的看的很开。

虽然没参加这种家庭机密谈话,但也少了很多烦心事。

对有很强上进心的人来说,自然是痛苦的。

但在这年头,其实反而是好事。

进了书房,薛建国主动抢着去泡茶,随后说着说着,就说起了结婚后,是带着薛静兰去港岛,还是让小兰儿继续留在京城的事。

薛老头心里其实是希望孙女留下来的,不仅仅是舍不得,加上楚向前没了爹妈。

二叔三叔虽然亲,但到底隔了一层,而且他们俩家也没跟着去港岛。

薛静兰跟着楚向前去港岛的话,那就真的只有楚向前一个亲人和依靠。

反倒是薛孝民犹豫几秒,开口说道,“这嫁人,自然是夫妻生活在一起,而且向前不是两三个月就回来一趟吗!

到时候带着兰兰回来住十天半个月就是。

而且这小子看着就知道不缺钱,港岛那边听说保姆佣人多的是。

等兰兰怀了孩子,请两个有经验的保姆看护着就是。”

楚向前却这话里,听出了上头很可能希望小兰儿留在京城。

想明白这点,楚向前不由皱眉起来,不过仔细想想,要是自己离开港岛,总不能把小兰儿一个人留在山顶别墅。

到时候小姑娘心里铁定会惶恐不安。

但要是自己需要去英格兰或者米国,完全可以先送小兰儿回京城。

等在外面的事情办完了,再回京城接她回港岛。

或者派私人飞机去京城,把老太太和丈母娘接去港岛陪着小兰儿就是。

如此过个三五年,小兰儿早就有了孩子,说不定都不止一个。

等到风暴来临了,也早适应了港岛的生活。

把这想法一说,薛家父子三代都放心的点头赞同。

随后聊起了米国的事,楚向前自然是有选择的说了些,自己在米国的经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