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7章 朝廷任命才见一二(1 / 2)

加入书签

从村长和族老们口中,知道桃花村因为富裕起来,改变了原本的穷苦状况,村民生活安定,颜家人欣慰了不少。

颜哲清对将来清流县的发展也有了些许想法,想着如果真的能回家乡清流县任职,再把它启动起来。

孩子们吃得高兴,也玩得高兴,几天里除了把村子和大妈山玩了个遍,颜奶奶也特意让子墨带他们到大桥镇玩了一圈。

让他们看了一场戏,也在楚阁住了一晚,乡下虽然简陋些,但是有吃有喝大家都高兴,主要是玩伴都很合心。

六月二十八。

是陈家的宴请日,也是颜家的出行日。

按原计划中午颜家就要赶到清流县城,吃完陈家的喜宴,休息一天,六月三十就一道赶往京城了。

另外两个新晋举人过来吃席的时候,也跟颜家打了招呼,到时候一起吃了陈家的喜宴,也跟他们一同进京等侯朝廷派遣。

离别的场面又让孩子们难舍难分,连很多老人都落了泪。

不单是对福宝,孩子们一起玩了几天,就连和京城的孩子都相互产生了感情,都相约来年再相见。

村子里的孩子认真读书的劲头更足了,就为了那句在京城相见的承诺。

婆子媳妇们更是拉着颜奶奶的手诉说着离别的思念,生怕往后几年都见不到了,有的人外派做官距离家乡太远,一辈子都不再回乡的大有人在。

老头子任职没有尘埃落定之前,颜奶奶也没敢跟她们说老头子会回清流县的事,让她们浪费了不少眼泪。

好在丫丫也要跟着颜家所有人一起到陈家吃喜席,还可以继续跟楚楚在县城睡一晚,难过的心情暂时得到缓解,所以才没造成她死缠烂打,眼泪涟涟的局面。

这娃笑起来没心没肺的,哭起来也天崩地裂。

本以为中元节后朝廷才会有安置,没想到却提前了,也是他们回来得早。

七月初三,颜哲清和颜永宁的安置就下来了。

颜哲清任清流县县令,官阶从六品;

颜永宁被授予翰林院七品编修。

陈继昌位置还没有着落。

这次朝廷任命,除了状元被授予翰林院六品修撰,榜眼、探花授七品编修,其他二甲、三甲进士都还在排队等候派遣,一个都没安置。

再就是像萧大人这样异地调任或者升职的,可是也为数寥寥,颜哲清算是破格任用,是最特殊的一个。

这一批官员全部定在七月二十日前到任。

颜永宁虽然没有外派,但是颜哲清要赴任的,所以喜宴又得提前办。

这样一来,原本想跨过七月在京城再办一场的亲事,颜黎两家双方简单沟通后低调行事,七月初五就给办了。

因为按惯例,七月七日后是不适合办喜事的。

由于时间仓促,只请了平时交好的世家和亲戚,再就是同窗和左邻右舍又吃了一次喜宴,既是成亲也算是践行宴,就算是圆满了。

虽然只摆了三十多席,但是所有礼数都是按京城的规矩走的,并不会委屈兮月,而且大家都知道颜家已经在清流县老家办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即使在京城不再办说得过去,所以也没有人可置喙的。

原来回村前,他们就预估到了这样的结果,担心三人中的任何一个会提前任命前往异地,担心到时候参加不了婚礼。

所以从聘礼到嫁妆双方都是提前办的,颜家回村前有些没来得及办的,黎焱也大包大揽了。

但是担心黎焱怀着身子太累,颜奶奶也只让她在家坐镇指挥,除了顺国公府的得力婆子和丫鬟,颜奶奶也刻意留下云娘协助黎焱置办。

黎府那边黎夫人办事严谨,更是有条不紊。

女儿的嫁妆是从小就积攒起来的,兮月过了十六岁生辰后更是把所有几乎都补全了,少量需要临时补缺的,从颜家上门提亲那一天起,也已经急急忙忙补全了。

所以整件亲事看起来时间仓促,却是办得非常圆满,双方都满意,外人也挑不出刺。

七月二十,第二批任命下来的时候,颜哲清已经赴任清流县了,轻装上阵只带了墩子,还有一个小厮赶车。

新晋进士安置了三十多人,大都是外派,留京的八、九品官只有五人。

还是没有陈继昌的名字。

又到了八月初一,颜奶奶有点坐不定了,也不知道第三批任命要等到什么时候,也担心下一批还是没有姑爷的名字。

也幸亏陈奶奶这次没有跟来京城,不然肯定就像热锅上的两只蚂蚁婆。

颜永宁离要上早朝的宰相大臣还差了一大截,除了状元郎被赏赐了个小小的二进院,其他人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娘的。

他上值自然不用出门太早,每天都是骑马早出晚归,天天进出翰林院,也没听到什么下一步任职官员消息。

但是谁都知道,越是往后拖,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